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6篇

笔墨馆 人气:2.07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6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篇1

照我们家乡濮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年味就开始蔓延了。街上和路上已经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红的灯笼在枝头对你微笑,街上有许多卖年货的,样样都红红火火。

腊月二十三那天晚上要吃麦芽糖,寓着来年五谷丰登,从那时算起,就开始算过年了。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两边门框上,两边都贴了红红火火而又喜庆漂亮的对联,多种多样,不管上面写了什么,个个都是有美好寓意的。

时间流逝的很快,刚过了腊月二十七,就到了除夕了,人们都把年货准备齐全了,今年我们去奶奶家过年,中午略吃了一些,才到了四点,就开始全上阵了,都在准备年夜饭,就连平时不爱干活的弟弟都在厨房打下手。走进厨房,大家都有自己的“岗位”,有的做清蒸鲈鱼,有的负责清洗食材,还有的在擀饺子皮。我的职责是帮助奶奶完成饺子的“定额”,我拿着一个饺子皮,用手捏了一些面粉洒上去,用小勺舀了一小团晶莹剔透的虾仁饺子馅,放到饺子皮上,再拿一张饺子皮盖上去,用手捏紧饺子边上,再用手轻轻捏出一个个的美丽花边,一个“小太阳”就打大功告成了。你别说,猛一看上去,还真像一个小太阳哩!

到了六、七点钟,年夜饭就一道接一道地端上桌来了,有热气腾腾的饺子,有香气扑鼻的大排骨,即便看一眼就会勾引你肚中的一条条馋虫,还有金灿灿的红薯丸子,十分诱人,还有……对了,我们还包了三个福饺,里面包着硬币,听大人们说,吃到了福饺,来年就有福气。我十分想吃到福饺。只听一声吆喝:“大家快过来呀,开饭了!”我听到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筷子伸到放饺子的盘子中,狼吞虎咽的往嘴里扒着饺子,希望能赶快吃到福饺儿。弟弟和姐姐也不甘示弱,往肚中送着大批的“养料”,爸爸笑着说:“你们这三个小馋猫啊!”静静中,只有咀嚼吞咽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只听:“耶”的一声,姐姐兴奋地一蹦三尺高。大声宣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我吃到福饺了!”我和弟弟一见到姐姐吃到了福饺,就十分的羡慕,并提高了吃的速度,当时我恨不得直接把一盘饺子都倒进嘴中,激烈到发生了看中一个饺子而又用筷子争打的情况,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隐隐透出金属颜色的饺子,心中大喊一声:走你!福饺是我的啦!便把饺子塞到嘴里,“喀”的一声,我的牙齿碰到了硬币,仿佛碰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激动地满屋子乱跑,心中立刻被喜悦所填充,心如一只白鸽在空中飞翔。同一时间,爸爸也吃到了福饺,弟弟看到没有福饺了,很伤心,差点没哭出来。爸爸安慰弟弟道:“没事的,腾腾,叔叔把这个福饺的福气让给你好不好,这样你就相当于吃到福饺啦!”这句话让弟弟阴转晴,全家在欢乐中结束了年夜饭。

春晚开始了,全家人都围着坐在沙发上,有说有笑,对春晚的节目赞不绝口,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新年的钟声,过了快乐充实的一晚。

初一,家家都去串亲戚,大街小巷的人比除夕夜明显少了许多,大家都在走亲访友,男人们中午前去串亲戚,女人们则在家中接待客人。城郊濮上园开起了庙会,有卖糖人的,有卖小吃的,还有扔飞镖、打枪等游戏,令小孩们无比快乐,恨不得逛十遍八遍的庙会。

花灯一开,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到了,那就是——元宵节,晚上濮上园中,灯光展览品一亮,便成了一个灯的梦幻世界,只见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简朴而不失美观的大风车,有正在行驶中的美丽大帆船,还有一条“灯之走廊”和一条爱心之路”,感到如进入了天堂一般,心陶醉于其中,令我难以忘怀的就属一个白色的马车了,两只由白色灯光幻化成的白马飞奔而起,拉着一辆宛如一座梦幻宫殿般的白色马车,简直像是由银光闪闪的白色钻石组成的一样,一瞬间,竟让我认为白马即将长出翅膀,带着马车飞到仙境之中,令人浮想联翩。

正月十六日一过完,春节就算是结束了,人们都带着对新的一年的憧憬与希望,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各自的学校,开始了那新的一年那美好快乐的旅程。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篇2

我的家乡蓬莱位于胶东半岛,黄海和渤海交界处。这里濒临大海,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自古就被成为人间仙境。这里不但有着八仙过海的传说,还有各种有趣的民俗。

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了。过小年又叫“辞灶”要祭灶神。这天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过后就开始除尘,蒸饽饽、做年糕、炸丸子、做“团圆饼”和“圣虫”等面食。据说小年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所以做的饽饽味道很特别,最香最好吃。

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面鱼、寿桃等面食,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年前要蒸许多特大号的“大饽饽”,大的有两三斤重,用红色的颜料来装饰,正月里作为主食招待客人。蒸馒头时,开口的馒头,要说馒头笑了。还有就是用剪子把揉好的面团剪成小刺猬、小燕子、小猪等各种形状,蒸出来之后,用颜料画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塑。通常除了大馒头之外,面鱼和“圣虫”做的最多,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装饰呢。“圣虫”谐音“剩虫”,又被叫做“神虫”。 “圣虫”的前身被认为是龙,用面团来做“圣虫”祈求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希望家中能够粮食满仓。先将面团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长条,粗头朝上作头,细的一端绕着头盘成两圈,然后用剪刀剪出“圣虫”的嘴,把一枚硬币放进“圣虫”嘴里,接着剪出神虫身上的鳞片,最后便是用绿豆安“圣虫”的眼睛。做好的“小圣虫”要一对一对地分别放在面缸、米缸、菜盆、冰箱里,意味着来年米缸、面缸不招虫子,寓意天天有菜吃。面鱼通常用木头模子做出来,蒸好后用颜料画好眼睛和鳞片。放置在窗台、柜头,意味着年年有余。家有女儿的人家要做团圆饼,也叫“太阳饼”,形状像太阳花,层层叠叠做成太阳状,每一层都涂上蜂蜜、芝麻,外围折成盘叠交错的花瓣状,上面用刀刻上棱形花纹,再用红枣镶嵌。大年初三姑娘回娘家时,除了要吃初一早上的饺子之外,临走还要带走一块团圆饼,意味着幸福团圆,生活甜蜜。

腊月三十这天,除了贴春联挂灯笼,主要就是包水饺了。这天要准备两顿饭的水饺。晚上一般是白菜水饺,寓意发财。初一早上的饺子里更热闹了,有些水饺里包有钱(硬币)、红枣、鱼、豆腐、花生仁、糖块等,有各种含义呢: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会发财,有钱花;糖意味着甜甜蜜蜜;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豆腐寓意有福气。吃到者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吉利、如意。为了吃到更多的好东西,这天早上,大家吃的比往常都要多。正月初一凌晨三四点钟要起来拜年,拜年是按照辈分拜,到辈分比自家大的人家里,男的还要对着家谱磕头,然后到桌子上喝几杯。晚辈拜年,收红包,放鞭炮,各家各户灯火通明,路上只听见相互问候的拜年声,这时年味是最浓的了。初二开始,便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了。正月里,有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各种表演队走村串户进行表演,可热闹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过十五”。

正月十二、三,家家户户皆用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根茎做成许多小油灯,中间挖空,里面倒进融化的蜡油,用棉花做灯芯。十五傍晚送到坟前、祠堂点燃,称为“送灯”。傍晚,房间、院内各角落、门两侧、马厩、猪圈、厕所、锅底洞都点上油灯。这天早饭吃糕、元宵,晚饭吃水饺,饭前开始放烟火炮竹。晚上小孩都要放“点门”、小烟花,奶奶说这天放“点门”,以后眼睛不疼,有好兆头。

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辰,也是蓬莱阁庙会,好多景区免费游玩。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有俚俗戏剧和大秧歌。人们给天后娘娘进香后,便与亲朋好友在天后宫前看戏看秧歌,趁兴游览蓬莱阁及其附近名胜,直至尽兴而还。这天过后,年味就渐渐褪去。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篇3

自从六岁来到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后,就一直都没有再回到家乡,直到有人问我:你想回你的家乡吗?我才自己问自己想不想念回家乡看看。

自从来到深圳后第一次回家乡是在九岁的那年春节,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五年了我却还能记起,仿佛这件事是刚刚发生的,记忆犹新。

回家乡的前一天晚上,我特别地兴奋,晚上根本睡不着,我也从来都没有晚上不睡觉第二天早上却还有精神的经历。

终于到了第二天了,爸爸一叫“起床啦!”虽然当时是冬天天很冷,但是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被子一掀就起来了。但是这种精神过不了多久就消耗完了,一上车就呼呼大睡。

经过了三小时半快到家了的时候,爸爸说了一句:起来咯,要到家咯! 这一听便立马睁开眼睛有力地做了起来。然后头立马转向窗外看外面的风景,回忆着小时的那些“影子”,看着外面自己就看着看着就开始发呆了,直到爸爸停了车说:到咯!我这才反应过来说了一句:这就是我有些不敢相信地说,当时在我眼里看来一切都变小了,也许是我在深圳待久了吧,眼界大了吧!待我一下车,就有小伙伴走到了车门那里看着我,由于时间过去了那么久,一时认不出来是谁,而我一下车她们就说,噫,这不是那谁?

“对呀!”然后她们全都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却一脸疑惑地看着她们。她们也看出来了我不记得她们了,一个个都说“我是…呀!你不记得了吗?”大部分的人我都忘了,倒是有三位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忘记,就是我从小一直到我离开故乡的好盆友,目前我和她们还是好盆友,但很遗憾的是在她们中却没有她们。我有些失望,但后来一想说不定人家拜访亲戚了呢!毕竟过年嘛!但后来一想说不定人家不知道我回来了,还在家里呢!于是快到家了的时候我把我的行李丢给了我爸爸然后很急切地说:“爸爸,帮我拿回去,我要出去一下。”爸爸听了有些疑惑地说“都快要吃饭了你要去哪?”等他说完我就已经跑地老远了。

我凭着儿时的记忆,找到了我第一个最重要的人的家,她果然在家,会没进去就听见她的声音,他爸爸看见我立马就认出来了:这不是蕾蕾吗?我有些惊讶地回答:是的,您还记得我呀!叔叔笑着回答:当然啦!你是来找萍萍的吗?她在楼上,你快去找她吧!我笑着点了点头就跑上人家的楼上去了。他爸爸就冲楼上大喊了一声:啊萍,蕾蕾回来了,她来找你咯!

她应该是听到了叔叔叫了,就走下了楼。当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有些不敢相信她居然比我高好多,天哪,好可怕!但是这可怕我并没有说出口,只是微笑的说了一句:还记得我吗?她很淡定地说了一句:记得呀!蕾蕾!

这时她的妈妈抱着一个小男孩走出来走出了房间,看到我特别惊讶微笑地说:蕾蕾,你回来啦!好久不见咯!这一下长高了不少。还没说完,怀里的小男孩便哭了起来,然后阿姨立马哄小男孩,便哄还边说:那你就跟啊萍要吧,阿姨要去喂他吃迷糊了!对了,快要吃饭了,要不你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吃?我微笑地拒绝了:不了。家里有煮我的饭,我回去吃!然后阿姨就走回了房间。我就转头向我的好盆友:“陪我走走吧!”

“好啊!”

就这样我和她在周围走了走,很久都没有见面了,不知要说些什么话题,于是我就问了很基础的一些问题,没聊多久,手机就响了,爸爸打电话过来叫我回家吃饭了。我们就这样暂时分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了许多的鞭炮声,这在城市里可是怎么也听不到的,因为城市里不让放鞭炮,不仅有鞭炮声路上还有鸡叫声,那些小鸡仔在自由地自己吃着自己的东西,这种生气只有在自己家乡才能看见的,城市里是没有的。还有…

由于爸爸要着急回去上班,我们在家乡只待了三天就回了深圳,只有在那几天我才发觉时间真么好快,当我离开的时候我的那些盆友都来送我。突然感到好舍不得你们…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篇4

春节是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它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统。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

春节来临之际,人们便忙碌起来,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什么鸡鸭鱼肉,糖瓜梨栆,烟酒鞭炮等等,有时接连赶上几个年集,还买不齐过年的东西。每到年关,集市上便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那种场面,那种气势,平常时节是没有的。

我们这里一般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过年了,这一天传说是灶王爷的生日,家家都要买糖祭奠灶王爷,让他上天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还需把家里家外大扫除一遍,据说这样能扫除一年的晦气,求得个万象更新。小孩子们只顾玩耍、放爆竹。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赶做年菜,那香味都能飘到十里开外。户户门口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天,妇女们还要蒸各式各样的花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枣花儿,它是上供用的供品,是家家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这天,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服,小姑娘们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个个像是三月里的桃花,鲜艳无比。男孩子开始放鞭炮,噼噼啪啪的,叫人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下午四点多钟,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来,接连不断,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六、七点钟。这个下午的晚餐家家户户都一样——饺子,因为它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饺子像元宝,象征着财运。当夜幕降临时,全村沸腾了??随着一声声巨响,天空中便绽开了一朵朵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的红、有的绿、有的紫、有的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到这,我坐不住了,从家里拿了一个“百花争艳”到大街上点燃,随着引线越烧越短,咚的一声烟花筒里蹿出一人多高的火星,火星像炼钢炉里飞溅的火花,非常耀眼;又像公园里美丽的喷泉,十分迷人。到了晚上八点钟,全家人都聚在电视机前,共看春晚,小品、相声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杂技、魔术令我们惊叹不已,流行歌曲、经典戏剧令人荡气回肠??直到抵挡不住瞌睡虫的攻击,我才恋恋不舍的上床睡觉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人们就开始放鞭炮了。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感受到了年味儿的浓厚。起床吃完饺子,就开始给长辈们拜年了,我们先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然后,爷爷奶奶就开始给我们发红包。接下来一整天我就和伙伴们开始疯玩??上午的餐桌上丰富极了,这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饭了,我敞开了肚子,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人又到姥姥家给他们拜年,中午又是一桌丰盛的午餐,我们又拿了不少的红包,心里感到特别满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街上每天都要扭秧歌,秧歌队员们一身大红袍或者绿衣服,浓妆艳抹,锣鼓声一响,队员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跳起来,他们有的摆动扇子,有的舞弄腰间的红丝带,他们都踩着十字步,舞姿优美极了。围观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丰收后的农民,到了这时心里都十分畅快,他们在尽情地放松自己,唱啊、跳啊、扭啊,唱出了欢欢喜喜的心情、跳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扭出了新生活的希望??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快乐、幸福、美好、和谐!我爱过这样的春节!

教师点评:

本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小作者能依照时间顺序,把春节里人们的各种活动介绍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文章重点介绍了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里人们的活动,尤其突出三十这一天里,人们在吃穿玩乐上面的安排。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

语言组织生动,用词准确。修辞把握的也很好:比喻将礼花描绘的多姿多彩,排比把春晚节目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感人,小作者从不同方面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发自内心的赞美

了家乡的春节习俗,赞美了勤劳质朴的家乡人民,主题明确。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篇5

上周三的班队会主题是《春回大地,感受年文化》。

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老师,我来讲‘年’的故事!”“老师,我来讲我们家乡的过年风俗,肯定你和同学们都没听说过!”“老师,我来讲贴春联的来历!”“老师,我来讲为什么要发压岁钱?”“老师,我要给大家讲一讲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哟,孩子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我们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了。

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们小时候怎样过年的呀?给我们讲讲吧!”“对!老师,给我们说说你们的风俗习惯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吧。老师今天就给你们讲讲可能你们都不知道的过年习俗――取净水。”我开心地说。孩子们一听,立刻安静下来,个个挠挠耳朵,身子坐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我的故乡有一口古井,井口呈三角状,宽约二三米。那水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从山肚子里流淌出来。每天供几百户村民饮用,从未干枯过。那井水甘洌清甜,可直接饮用。尤其是盛夏时节,人们口渴了,就直接舀一瓢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个痛快。古井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石头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三四个大人才合抱得过来。村里的老人们都称它为老神树。很多树根都裸露在岩石上,像老人们手上暴露的青筋一样。一部分根直伸到井里,白生生的,随着水流轻轻地摇摆着。不仅如此,井里还有一群群青黑色的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这些小鱼大多是三四寸至五六寸长。有时候人们来取水,一桶打下去,还会取到一条小鱼呢,但人们总是把它放回去。每年过年,人们用水较多,但也从未见井水少过。你取多少,它就满上多少,总是那样取之不绝,用之不尽。

记得小时候在家过年,每当除夕之夜凌晨的钟声一响,村里鞭炮齐鸣。爷爷或是父亲就拿起勾担(挑水用的一种扁担,两头有铁链钩子。),挑着水桶,带上香烛和一串鞭炮去取净水。因为好奇,我和姐姐也常常跟着去。

到了井前,只见爷爷轻手轻脚地放下水桶和勾担。在井边点燃香烛,作揖磕头,并说着一些感谢水神和乞求水神保护保佑祖祖辈辈们有水喝的吉利话。然后燃放那一串红红的鞭炮。等到一切恢复了平静,爷爷才打上两桶净水回家。一路上,扁担咯吱咯吱地唱着欢歌,井水也不忘了滴滴嘟嘟地沿着桶边流下来给小路画上美丽的曲线。那一夜,随着爷爷第一桶净水取回家,村民们也陆陆续续去取净水了。那时的我总是不明白村里的人们为什么除夕之夜要取净水。爷爷总是说有三个意思,一是要感谢井神和水神滋养了我们祖祖辈辈。二是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像净水那样干干净净,清醇可口。三是取回净水,我们一年到头都庆吉平安。回到家,奶奶早就拿着个干干净净的新碗候在家门口,等爷爷一放下勾担,就赶紧舀一碗净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敬献祖先。然后,爷爷才把净水倒在缸里。

长大后,取净水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每年除夕夜,为了第一个取到净水,我们姐妹俩总是不等新年钟声响起,就早早地挑着水桶到古井边等候。只要钟声一响,我们就点燃香烛,然后挑着净水开开心心地回家。要是运气好,我们还会打到两条小鱼回家。在平时,爷爷准会叫我们把小鱼送回井里,但是,除夕夜的小鱼爷爷是不会让我们给送回去的'。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年年有鱼(余),好兆头!”说完让我们把它放在水缸里好好养着。这时,一家人总免不了开心地围着水缸看着这条给我们家带来好运的小鱼,心里更加感激默默为我们奉献的古井。

“老师,现在大家都喝自来水了,还取净水吗?”一个学生的问话,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亲爱的孩子们,虽然我们现在喝自来水,但是,很多人依然取净水。我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但是,取净水的习俗我依然保持下去。每年除夕之夜钟声响过,我就打开水龙头接一桶净水摆着第二天喝。”“今年除夕夜我也要取一桶净水。”同学们纷纷议论着。

家乡的春节作文1200字 篇6

说起春节,大家一定知道,过春节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门,还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红包!总之,就是快快乐乐的玩几天。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小孩子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手去看花灯。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小星星”……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哈哈,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怎么样,挺好吧?最后在这里祝贺大家春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