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诗歌作品中的艳俗与清丽

笔墨馆 人气:1.61W

晚唐诗人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其诗词作品大多以香艳示人,其描摹的意象与情景也皆被后人认为是艳俗之物。

温庭筠诗歌作品中的艳俗与清丽

在中国古代浩瀚的诗歌世界中,有一位诗人曾经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歌被人们传诵千古,经久不息。他,就是晚唐诗人――温庭筠。时光如白驹过隙,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而温庭筠的诗歌却在时光的沙漠中熠熠闪烁,给人们的文学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之光。一提到晚唐大诗人温庭筠,人们的脑海中必会浮现出许多雍容华贵的少妇艳俗形象,甚至有人说,温庭筠就是中国古代香艳诗人的一大代表。在此篇文章中,笔者经过科学的考察与调研,得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结论:笔者并不否认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充满了香艳绮丽色彩,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时代以及温庭筠的生平来看,诗歌中清丽脱俗的气质也隐于其中,发散着淡然美丽的光芒。

一、温庭筠的生平

晚唐诗人温庭筠(约812年―866年),字飞卿,太原祁县人。祖承温氏一脉,为唐代初期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家世渊博。然而到温庭筠一代,家世却逐渐走向没落。温庭筠一生的仕途都不得志,郁郁寡欢,到晚年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国子监助教等职。温庭筠的一生漂泊不定,大多都在异乡度过,幼时的他客居江淮地区,而后青年时期居住到陕西户县的荒野,由于此地临近杜陵,因此温庭筠自称为杜陵游客。温庭筠年幼便可口吐金莲,少年时期刻苦好学,饱读诗书,而青年时期的温庭筠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时的晚唐盛行诗赋律令的考试,其中八韵为一篇,据传其叉手一吟便是一韵,八叉八韵便是一篇,时人称之为“温八叉”。在中国古代,一个有性格又桀骜不驯的人,必定会不断得罪上司,那么其平步青云的梦也就很可能破灭了,温庭筠便是这样的。虽然他才华出众,八叉写文,然而却桀骜不驯,骄傲无比,导致总是受到政治影响和权贵排挤,终生郁郁不得志。开成四年,由于受到宫廷政治斗争的影响,温庭筠注定无法通过科举见证自己的光芒,尔后数年,屡试不中,岁月的风痕磨平了他文人的情怀,他不再寄希望于科举考试,而是帮人代笔捉刀,以此养家糊口,这种做法虽然不可取,但也足以证明温庭筠的伟大才气。然而,一个人的性格不管遭遇到多大的不幸,怎能完全被磨平呢?温庭筠而后的大闹科场案以及不识唐宗案都说明了如下的道理。

温庭筠虽然在仕途上不得志,然而,其在文学诗词方面的造诣却是没人可以抹去的。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兼工诗词歌赋,作品大多叙写个人际遇,兼有时事政治之描写,由于常年居于外地,也有许多羁旅怀伤之诗问世。由于其放荡不羁,仕途不如意,因此他经常出入于酒肆妓院中间,其诗歌对此也多有反映,许多作品香艳绮丽。很多诗歌都描摹了女子的心态精神与人生。抑或清新明快,抑或绮丽艳俗,也因此被称为“花间鼻祖”,诗歌作品大多收录在《花间集》之中。

二、温庭筠的诗歌特点与时代特征

提到温庭筠,人们总会自动地将其诗词归于“艳科”一栏,然而究其深层内涵,则并非如此。无论是从诗人绮丽之诗所蕴含的情感分析,还是从其他作品的意象分析,都能得出与此相支撑的结论,温庭筠的诗词作品并非仅仅描写秦楼艳月,而是深刻地结合了当时晚唐时期的时代特征,奏出了一曲晚唐时期的雄壮瑰歌。

细读温庭筠的诗词,笔者发现,其诗词作品中边塞诗,羁旅诗以及咏怀古迹诗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有力地印证了温诗作品并非都期期艾艾,香艳绮丽,而是或雄壮有力,或充满哲理,与时代特征与个人经历有力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他作品当中,或咏物伤情,或描写上层贵族生活,虽然绮丽香艳,但是却能从诗词点滴当中看到诗人想表达的别样伤感压抑的情绪。

“苍茫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由于温庭筠早年有随军打仗的经历,因此关于战争的情怀在其诗词中也多有反映,其边塞诗词雄壮大气,辽阔幽远,然而却又并不似高适的诗歌那样拥有盛大的豪情壮志,而是结合了晚唐时期朝廷国事衰微,难建竣工的时代特征,词风深沉厚重,婉转凄美。“万古春归梦不归,可惜雄心醉中老。”晚唐时期,文人的心境有了很大变化,没有盛唐时期建立功名保家卫国的渴望,也没有中唐时期以“中兴”为己任的使命感,而是充满了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而温庭筠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的诗词虽然细致地描写了上层人的生活,但是却更能从中表达出自己凄楚哀婉的梦想与抑郁不止的心境,为许多人惋惜。因此,与其说温庭筠在为上层社会歌功颂德,不如说这些绮丽诗词是他对社会深沉厚重的无奈之声。

三、温庭筠诗歌中表面的绮丽艳俗

由于唐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社会娱乐业也呈现了急剧发展之势,音乐兴起,酒楼妓院极尽繁华。又由于温庭筠的悲凉仕途境遇,使得他找不到依托,因此经常寄情于妓院歌馆之上,流连于流莺野草的聚集地,发挥其文学才能,创作了大批的香艳题材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温庭筠大都以女子为诗词描述的对象,主要通过描写衣冠仪容器物来叙述这些女子悲欢离合的爱情经历。他的作品突破了中国古代历来以男性为主题叙述对象的传统,大多以女性为中心描写男女之情,主要描写了妓x,征人之女,采莲之女,农家之女,宫中之女等各色各样的女性,由于女性这一特定主体的特殊性,温庭筠的诗词也大多香艳绮丽,浓墨重彩,对女性生活的画面进行了极尽奢华的描写。然而他的诗词却在艳丽中独具特色,肥而不腻,与当时的李商隐合称为晚唐“温李”,这足以看出温庭筠香艳作品的高超技艺。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温庭筠诗歌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虽然大多描写女子的离愁别绪,其中却大有不同,其笔下的女子或枕上难眠,或梦魂颠倒,或终日抑郁,或窗前闲忆,这些诗词大多都结合当时的情景,通过将窗外景物与心中离绪,女子服饰装扮,生理反应等多种多样的意象相结合,谱出一曲曲哀婉动人却又各不相同的绮丽诗词。温有很多作品都是意象物品铺排罗列而成,有时也会掺杂几句描摹情感的语句,然而却杂乱无章,不知所言,满目望去,皆为绮丽之词铺排之感,很难看出语句彼此之间的联系。然而,待读者细细研读,才会发现其中之奥秘,诗词当中字字句句都能以景传意,透过诗词表面的意象,我们可以结合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境遇,借用人物之心灵之眼睛去判别诗词,发现其中铺排的.奥妙。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读者从他的作品当中不难发现许多词句都是关于鎏金错采,香软浓丽,满眼雕绘的,以至于其中金,玉,绣,锦,缎,凤凰,翡翠,玛瑙,麝香,琉璃,莺语……这类华丽之词比比皆是。部分文人认为温诗过于艳丽旖旎,不问政事,非正当文人也。然而深究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此类事物皆是当时市井宫廷女子的日常生活用品,以有规律地罗列来构思诗词,更加能够反映所描摹之人物的内心情感,不失为一种上乘的艺术手法。这些平实的语句结合对物象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同画作之中的淡笔点染,仔细点琢之技艺,使市井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女子物品有了生机与灵魂,此时此刻,人物,情感,物象无限制地被融入到一体之中,表现了人物深刻细致的婉转情思。

四、温庭筠诗歌中隐藏的清丽脱俗

从前文所分析的温庭筠自身经历以及时代特征中,我们不难发现,温诗作品绝非绮丽艳俗之物,在其意喻深处,隐藏有一颗清丽脱俗之内心。在解读温庭筠的作品时,我们不应为其中的华丽辞藻所蒙蔽,而是应当结合其作品所描摹的人物内心世界,从诗歌整体把握其思想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会拘泥于其艳俗绮丽的外表而不知其清丽脱俗的另一诗歌特征了。

在温庭筠的作品当中,诗人都能用素描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将人物的口吻,行动以及内心世界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从整体上构图,又从细微处着笔,描摹了一个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得画面清丽脱俗,景中含情,融情于景,令人意犹未尽。“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冷。”长夜漫漫,孤独女子独自回忆往昔,花落月明之时,诗人并不写“佳人知晓冷”,而是间接写道“锦衾知晓冷”,这足以看出温庭筠写作功底的深厚。如此这般拟人之手法,恰恰将全诗词点燃,使得诗词透彻玲珑,脉络清晰,不失为清丽脱俗之佳品。

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清丽作品不在少数,在《梦江南》这两首词中也有很大体现:“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全词以“山月”、“水花”作比,这些意象便能体现出其清丽之本色,而其“惜花”之感又是感叹年华易逝的标志。此间作品皆用清丽之物给读者留下长长的空白,借以反思与抒情。曲尽其妙,意喻深长。应当说,温诗作品当中的清丽确实是无处不在,它既隐藏在绮丽艳俗的诗词当中,又自成一体,哀婉流连,表现出了极大的艺术价值与极高的艺术特色,给予后人以深刻的文学启迪与丰富的文学素养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