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书香童年作文三篇

笔墨馆 人气:6.01K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香童年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书香童年作文三篇

书香童年作文 篇1

也许是受嗜书如命的父亲影响,也许是由于母亲工作的文化馆的环境氛围,从小我就表现出对读书独特的兴趣。大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吧,我开始读大部头的小说,业余时间全泡在了课外书里,这种习惯持续至今。

由于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缘故,不管教哪一届学生,我总是希望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家长对教育孩子越来越重视,我把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在家长会上明确提出。在每一届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会上,我都要求家长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并发放“我的阅读记录”,要求家长逐日记录。读书内容不求一致,只要孩子爱读,感兴趣;读书方法不求统一,可以是家长读,孩子听,也可以家长孩子互读互听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班一月一评比,评选出班级的“读书状元”。以每月读书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多少作为获胜的依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逐步摆脱对家长的依赖,独立阅读,独立记录,家长只在书籍的选择上进行指导,提醒孩子按时记录而已。

学习上不可急功近利,读书习惯的培养亦然。为了不增加孩子的课外负担,我不要求孩子们摘抄,更不布置写读书笔记。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爱读书的孩子是快乐的。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是我的信念和追求。对语言的感悟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数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只要孩子不拒绝读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指日可待。

因为没有负担的读书,我班的学生大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教过的许多学生都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转学至郑州的朱子桐,今年虽未小学毕业,课外阅读总量已超过高中生的水平。长期的积累使得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很快,他的学习很轻松,各门功课成绩均名列前茅。

今年寒假,结合校信通20xx“书香寒假”评选活动,我校要求中年级每个学生至少读5本书,并写出读书笔记。我班孩子积极参加,许多人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受条件限制,有些孩子无法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博客中展示,但他们也度过了一个充满书香的寒假。

感谢家长的配合。多年来,我班许多学生每天的功课之一是听家长读故事。我想,许多年后,也许故事的内容他们已淡忘,但浓浓的书香伴着父母的话语一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这是一个纷繁而喧闹的世界,各种信息、观念肆无忌惮地闯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纵横驰骋,留下满地狼藉,得意洋洋而去。作为老师,我们无力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但如果孩子们有读书的爱好,他们至少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筑起防护林,保护幼小的心灵免受污染。

愿书香伴童年,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书香童年作文 篇2

童年有香香的奶糖,有快乐的游戏,更有妙趣横生的图书……是书,使我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在我上幼儿园时,妈妈每天都会给我讲睡前故事,有三只小猪、七色宝石、雪娃娃。每天晚上我都会乖乖坐在床上等妈妈来。有一天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床上等妈妈来讲故事。妈妈把我搂在怀里温柔地说:“今天讲的`是《小红帽》,在……”我是个好问的孩子,不禁问:“为什么要叫她小红帽呢?”妈妈回答:“因为小红帽的奶奶用红天鹅绒给她做了一顶红帽子,小红帽十分喜欢这顶红帽子,天天戴着它。人们都叫她‘小红帽’。”当讲到大灰狼吃奶奶那一段时,我吓得一头钻进被子里,妈妈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转眼几年过去了,我已经上小学了。二年级时,爸爸腾出一间房做了个书房,买了个大书架,把书分类放在书架上。我一有时间就钻进书房,把书摆在地上,躺在上面看,感觉自己真的是遨游在书海中。有一次,我在看《海的女儿》时,被小美人鱼的执着感动了,看完这篇文章,我的眼睛已经湿润。还有追梦不放弃的丑小鸭、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赏善罚恶的九色鹿……

现在我上五年级了,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我迷上了《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跃然纸上。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波澜壮阔的场景,还有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三更有梦书当枕,有书作伴的童年是充实的,也是幸福的!

书香童年作文 篇3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是这样,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每当我有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书犹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如果一个人看书已经如痴如醉的时候,那么书不再是书,而是你的老友是你的知己。

在会走路、会说话、会认字之后,我就开始读一些意思浅显的小画书。但慢慢地,我的求知欲开始增加,我开始不停的问问题:“为什么恐龙会灭绝?”、“什么是死海?”、“为什么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妈妈虽然能解答我的问题,但他也会烦。而我的求知欲渐渐成为一种可怕的狂热。于是,我的第二套书—《十万个为什么》到手!天长日久,我的求知欲都会被这套书给平静下来,知识面广了,不再欲言无物、词语匮乏了。

背上书包,戴上红领巾,我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在我的同龄同学都在看商晓娜、杨红樱写的儿童小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看名著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本中国名著都已全部读过。当时读书只是观察生动紧张的情节。人物的特点、人物的关系绝对就是一问三不知。大家问我的时候,我都会张冠李戴地乱说一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就可以说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了。于是我开始向中国古典文学靠拢,读文言文。虽然当时可能是一片茫然,但现在看来绝对是小事一桩。

走进书中,我可以体味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有多么艰难、慨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感受刘关张的兄弟连心、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欣赏宋江的仗义疏财。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它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时有张角兄弟扯旗造反,群雄并起,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成立魏吴蜀三国,最后统一于晋的历史故事。

我喜欢历史,所以看历史书比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也是我的最爱,通常捧起来就是一整天。完璧归赵、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纣王宠幸败国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不管是什么历史书,我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大量知识的摄入对我的帮助自然不言而喻。每一次写作文都可谓是大显身手。

我也会读唐诗宋词,用心体会杜甫的万千愁绪、陆游的激越豪情、倾听欧阳修的思乡心曲、感悟李白的激情豪迈、李煜的悲愁悔恨、苏轼的超然达观。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心之气,甚至还可以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我提倡—让童年飘逸书香,让童年因书香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