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本书的故事作文集合7篇

笔墨馆 人气:1.35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本书的故事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一本书的故事作文集合7篇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1

说起来,这本书并不是十分特别,使我不忍心"下手”,它是一本三年级下册以上的学生多有的书——三年级下册的英语书,为什么我不肯摧磨它呢?因为它曾像一米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房。

记得那是期末考试的前一晚,我欢快地唱着歌儿,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复习一下英语书中的几个不会的难点,却发现向来"马虎”的我又犯病了,在这么紧要的关头,竟把英语书忘学校了,更没想到的是,老天爷真不给我面子,我赶到学校,保安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因为怕丢失东西,比须给班主任大个电话,打就打把,可没想到的是班主任老师有事,打了2个都没接,哎白跑了一趟。为了明天的期末考试,我只得另想它招了。

接着,我和妈妈又去了潘琳家,我敲响了门,叫了几声:"琳琳,开门!”她听见了,立即开了门。我进了她家,支支吾吾地说:"那个……那个……琳琳,我的……英语书给……忘在学校里了,你能不能……能不能把你的那个……那个英……英语书,借我……借我看……看一下。”我的声音越来越小,到后来几乎成了蚊子叫,但也总算凑足了一句话。她听了我用好几分钟才拼出来的几十个字的话来,好看的眉头绞在了一起,打了几个结,嘴巴紧闭,我的心像一只在东跑西撞的小鹿,生怕她会开口拒绝,她终于在沉思N分钟后开了金口。

她终于开金口了,说:"没问题,你在这等一会儿,我去拿。”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2

我有一本书,我非常喜欢看它。这本书的名字叫《小马宝莉》,它是我过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

这本书我一直都想要,但是,妈妈却不给我买,我没有想到,妈妈不给我买的原因竟然是要在我过生日的时候送给我,当我拿到它的时候,我的心里高兴极了。

我每天早上坐车去上学的时候都会从书包里拿出它来看,写完作业也会拿出来看,睡觉之前还会拿出来看,就连课间十分钟我都在看书。

我以后一定要把《小马宝莉》的全集都买来观看,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3

我最喜欢的书叫《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我最重要的“朋友”。

里面主要讲的是福尔摩斯怎样解开一个个谜团,大家都知道福尔摩斯是英国的名侦探,我很崇拜他。我每天都在读它,就像好朋友天天都见面一样。只要我的时间充足,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去读它:下课的时候我会读它,写完作业和吃晚饭我也会读它。它非常安静,还会教我知识,也不会逼我学习,我非常爱惜它!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他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它也是我最重要的“朋友”。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4

书,一个多么简单,平凡,甚至毫不起眼的字啊。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占着无比重要,不可替代的位置。在记忆的心扉中,每一天我都与书相伴,每一天我都与书交流。每一次在书中遨游,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所以我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书。小小的我望着这么多书,眼中透露着新奇,手也不安分地东摸摸,西摸摸。妈妈带我来到了幼儿读物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拿起了一本包装精致的图画书读了起来。哇!好好看!我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起来。“妈妈,我要,我要书!”我大声叫着,恨不得把所有书都买回去。

后来,我长大了,厌倦了那些如梦如幻的童话书。我开始试着读一些文学经典,名著。有时候,内容太吸引人,我深夜也看。记得有一次,我做完作业,已经很晚了。就在我打算洗澡睡觉的时候,无意间的一瞥,看到了桌子上那本《城南旧事》。我不禁想:看一会书吧!就看一会,晚点再睡觉吧!想着想着,我便拿起了《城南旧事》。我打开台灯,伴着从窗外泻下来的皎洁月光,听着田野里知了的歌声,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书中的故事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有时令我捧腹大笑,有时又让我眼泪汪汪,其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让我牵肠挂肚。我一看就忘了时间,忘了睡觉。夜依旧那么黑,知了依旧叫着,而我早已沉浸在书中不可自拔了。结果,第二天我只好顶着一双大“熊猫眼”去上学。在书的陪伴下,时间总是像流水般飞快逝去。转眼间,我都已经上六年级了,我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尽管没有时间,但我依旧会看书,因为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们想一想,晚上做完作业,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几十页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现在,五彩书吧是我假日里常去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的人。我喜欢那里安静的环境,更喜欢那里书香环绕的气氛。在那里看书,无疑是一种享受……我与书的故事,就像夜晚的繁星,数也数不完。而我对书的喜爱也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5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像《格林童话》、《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书我全都看过,我不但喜欢看童话书,还喜欢看故事书、作文书、科普书。其中我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还发生了不少酸甜苦辣的小故事哩。

记得一次上音乐课,我嫌那个歌儿太没趣了,便拿出《十万个为什么》立在音乐书里边,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看得兴劲呢,感觉身后来了个“庞然大物”。哦,我的天,戴着眼镜的张老师正以她那双愤怒的眼睛瞪着我,说了声:“书”。哎,我只得像只温顺的小绵羊一样交出我的宝贝,向四周扫视,同学们都在偷偷笑我哩。于是乎,我便有一种喝了18碗醋的的感觉。

说起甜,那可真是件高兴的事。上科学课时,老师讲到“为什么下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同学们一个个冥思苦索。这时,我忽然来了灵感,这不是《十万个为什么》上有的吗?于是,我使劲回忆,终于想起来了答案。我把手高高举起,流利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老师表扬了我,同学们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那种滋味就跟泡在蜜罐里一样。

从老师那里千辛万苦取回《十万个为什么》,我决定吸取教训,只在课余时间看书。星期天,我躲在被窝里看得是“天昏地暗”,把妈妈让我下来吃饭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妈妈喊了好几遍,却不见我动静,她终于忍不住了,冲上楼来,严厉地训斥我“叫你吃饭听见没?爱吃不吃,不吃算了!”为了做个有骨气的人,我随口回敬一句:“不吃就不吃。”唉,这不吃饭,说说容易,这漫漫长夜可怎么熬啊?苦啊苦……

提起辣,那也是我自找的。班里开展读书活动。同桌小芳向我借《十万个为什么》,我心里想:上次借给小明时,他就不小心把我其中一张纸撕破了,到现在还没找到另半张纸。小芳要是也像小明一样,把我的宝贝弄破了,那可咋办?于是我斩钉截铁地说:“不借。”把小芳拒之千里之外。几天后,我不得不向小芳借摘录本,她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我。看小芳这么大方,我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小肚鸡肠,顿时脸上感到火辣辣的。

我与一本书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吧。高尔基说过:“书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朋友们,爱书吧,让书陪伴我们一起成长。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6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吗?那就是《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本书。

书里面写了一片叶子经过四季,慢慢变老了,最后,终于落下树枝的故事。这片叶子是主人公小男孩最喜欢的一片叶子了!我每天回到家,想起来了就去翻翻它,它很像我的好朋友!每天我看见它的时候,它都好像对我笑呢!因为我每天翻它,所以我会的成语变多了!

你知道我不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吗?那就是《会飞的教室》。

其实也不是不喜欢,只是我还没看过呢,所以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我觉得它也是我的朋友,只是我现在还不想去读而已。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书都是我的好朋友呀!我会好好读它们,向它们学习的。

一本书的故事作文 篇7

书籍,自古以来被人们所珍视,因此有了营养品的美誉。千年万年,书籍的价值都是恒古不变的。而我这只小书虫,却为了那本书和妈妈大战了足足两个回合。

最近,妈妈给我买回了一本精美的《曹文轩作品集》。我如获至宝,一等到妈妈放松警惕就抱着书看。妈妈见我看的时间太长,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想方设法地管住我。

一个周末,妈妈不上班,全天都在家盯着我。我想看书想得心痒痒,无奈作业又没做完,还剩一大堆。于是,我灵机一动,把书捂在衣服里,装作上厕所,一进卫生间就把门重重关上,得意洋洋地坐在马桶盖上把书抽出来看。可谁知我一看书就入了迷,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书中纯净优美的文字与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使我流连忘返。妈妈看我这么久不出来,疑心一起,静悄悄地逼近卫生间,趁我不注意,推门就入。我吓了一跳,慌张地想把书藏起来,可已经来不及了,被妈妈抓了个现行。接着,我的书就被理所当然地没收了一周。第一局大战我以失败告终。

刚刚把被没收的书拿回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见缝插针,随时阅读。不久之后的一天,我放学回家已经很晚了,做完作业就到了睡觉的时间。我连书都没有看,心里自然不舒服。睡觉时,我偷偷摸了一个手电筒,把书翻开放在枕头下,用左手撑着枕头,以便随时隐蔽。我用手电筒照着文字,一字一句地读,越读越轻松,身临其境。我翻页的时候由于声音太大,引起了妈妈的注意,我却没发现。妈妈关掉电视,从客厅径直走过来。当我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时,妈妈已经离得很近了。我心里一紧,忙手忙脚地关手电筒,可半天找不到开关,急的满脸是汗。没办法,我只好直接把枕头放下,手电筒压在枕头下面。不巧的是,手电筒的灯泡正对着容易反光的床头。妈妈进到我房间后,一眼就看到了床头上那闪烁着的亮光,生气地走过来掀开我的枕头。枕头下赫然放着那本显眼的《曹文轩作品集》和那只“不听话”的手电筒。于是,我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书被没收一个月。

虽然这两次“战役”我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从妈妈的教育中知道,读书虽好,可不能影响生活和学习,读书得安排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后。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轻松有意义的阅读。做其他的事也是一样,要把重要的事做完再做放松的小事,这样的生活才有条理。

TAGS: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