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童年随笔

笔墨馆 人气:2.46W

导语:童年每一个人都有,但是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各不相同。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一童年随笔,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童年随笔

初一童年随笔1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听着学校播放的这一首歌,我的心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起伏伏。

记得小时候,我总想着考100分,可是成绩一直都不太理想,那怎么办呢?正好那天老师告诉我们下午要考试,我告诉自己趁这个机会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于是一放学我就冲进了家里,把自己锁在小屋中复习,可哪有真么容易啊!学了半天一点进展也没有。就在这时我脑子了突然蹦出了一个想法:不如作弊吧!既不要下那么多的功夫,又能考出好成绩。说干就干我找来笔和纸,当正要把定义写上去时,我又纠结了,如果写在纸上的话,老师会不会很容易就发现了,如果被老师发现会不会告诉家长呢?正在我纠结的时候,正好看到妹妹光着胳膊来给我送水果,嘻嘻,有办法啦!

下午我就穿着长袖褂子来到学校,不巧遇到老师,老师看到我这一身打扮很纳闷的问:孟薇,你大夏天的穿那么厚,是不是生病了啊!我结结巴巴的不敢说话,其实我把小抄写在胳膊上:那个,老师,我恩生病了。那要不要回家去医院看看啊?看着老师那充满关系的眼睛,我的眼泪刷的一下落了下了,声音有些哽咽的说到:老师,我对不起,我胳膊上写的是小抄。老师笑了笑,摸摸我的头:犯错并不可怕,如果做错事不去改正的话,那就是不可原谅了,老师相信你以后不会这样了,对么?我羞愧的点了点头。

时间匆匆流逝,留给我的只能是回忆,想想童年的我真是天真无邪,突然感到童年离我又好远。

初一童年随笔2

前些日子,有机会去了绍兴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回来后空闲时,不由回忆起自己童年的件件趣事。

那时的我,六七岁的样子,据大人后来讲,我是非常调皮的,很善于奔跑和窜高蹦低的。为此周围的邻居们还给我起了“莽张飞”的外号呢。

和鲁迅不同的是,鲁迅喜欢在百草园里玩耍,而我则是我家瓦房顶上的常客。

常记得,我家那时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屋顶全是尖尖的灰瓦起脊,院子四周栽满高大的梧桐和秀美的国槐。整个院子一年四季透露出祥和、安静、古朴的信息。

春天来时,高大的.梧桐树上,绽放出满树的小金钟似地紫色花朵,被包围着的院子笼罩在一片片祥和的云里;夏天,院子又被大片大片的绿色 簇拥着,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秋天到了,灰色的瓦面上堆满了金色的玉米、白云般的棉花,增添了一份丰收喜悦;严冬来时,树木、屋顶被白皑皑的积雪覆盖,烟囱里吐出袅袅青烟,不时有三两只麻雀,落在屋檐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这时的院子就如同刚从美术上撕下的水墨画。

每年的秋冬交接之时,奶奶便把红红的柿子,一遍遍捏的扁扁的,凉在房瓦上,等一陈秋霜过后,就变成筋道甘甜的柿饼。

在这时,屋顶便成了我的天堂。

记得一次,我瞅着大人不注意时,顺着木梯爬到院墙,由院墙几步窜到屋脊,偷偷躲在上面享受着美味,忽然间被母亲发现了,看见我在那么危险的地方,母亲又是急又是怕,连哄加骗加威协让我下来,并张着双手作接我状,其实真跳下来,怎么能接得住。看着母亲着急的样子,我一边看着她,一边慢慢往下来,等下来时,母亲赶过来扬起了巴掌,我一看不好,抓脚就往奶奶家跑,奶奶的大门是关着的,跑得急了脸碰在了门上,鼻子碰出了血,于是大声嚎哭起来,闻声,奶奶、在家探亲的爷爷、小叔全都跑着出来,小叔抱起我,爷爷、奶奶开始对母亲好一顿奚落,我一边哭着,一边眯眼看着母亲,看着她那又急又悔的样子,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记忆中,这样的时光太短了,五年后奶奶在青岛去世了,而小叔和爷爷在青岛定居了。现在我已是不惑之年,母亲亦是白发苍苍,前几天带着母亲去青岛看望年逾九十的爷爷,又谈起了我童年的趣事,爷爷高兴地把吃的饭都喷了出来。

思量间,美好的童年成了永久的记忆。

初一童年随笔3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我很多动人的故事;童年就象秧歌里的梆子声,敲出了我多少幻想……人到而立之年,免不了对往事的回忆,有的伴随着苦涩与感伤,而有的伴随着的却是温馨和感慨。但每当想起儿时踩房的情景,就会情不自禁地在心中荡漾起对往事的无尽怀念与遐想。

汉奸的家乡太谷,农民住房都是砖木结构,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如此。村里人盖房可是农家人的一件大事。我村的泥瓦工多,每每有人家盖房子的时候,邻里亲朋都会尽量关照帮工盖房。盖房子要打地基、砌墙、上梁、搭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抹房顶。抹房顶有什么,泥盆儿里的,头架、二架,反正在外行眼里是乱七八糟。汉奸那时候年龄还小,也不懂。

房顶抹好后,过三至四天就可以踩了。踩得早了泥软容易翻浆,踩得迟了泥硬踩不动,所以要乘时踩。踩房都在晚上8点开始,一直踩到深夜为止。乡亲们碍于情面,一般不愿中途退场。在农村,谁家盖房去参加踩房的人多少,也能说明房主在街坊邻居之间的人际关系如何。

汉奸小的时候,乡村生活是单调的,所以踩房竟成了一种农民门很情愿参加的娱乐活动。只要谁家踩房,平素有交处的人都愿意去帮忙。房顶上最先热闹起来的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在我的印象里,那不是去踩房,而是觉得房顶上好玩。为了娃娃们的安全,房顶四周站了大人,把孩子们围在中间。大人们一个个背着双手,嘴里叼着烟卷或抽着烟锅,拖着疲惫的身躯,优哉游哉,一脚一脚地移动着,那一吸一灭的烟卷就象小星星非常好看。踩房最吸引人的要数听太谷秧歌了。我们村虽然不大,却是有名的秧歌窝子。村里的男女老少全是张口就来,男女搭配你一句我一句,委婉俏丽,那时候听到了什么《换碗》《买元宵》《买高底》……这时候倒不像在踩房,倒像在开演唱会,生、旦、净、丑一起亮相,房顶上简直成了空中舞台。唱到高潮,坐在屋下的人还起混叫好……淳朴的民风与新鲜的泥土气息,相互交融,勾勒出了一幅沁人心脾的乡村美景。

现在乡村富了,一座座瓦房代替砖木房,踩房也已从生活中消失了。汉奸我却永远怀念那种逝去的活动,那里有着亲情,没有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