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笔墨馆 人气:4.54K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学习重点】

景物描写、情感和主题   

【教学难点】

情感、主题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二、作家作品简介。   

1.鲁迅简介(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7段)   

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9~23段) 

过渡段:(9段)  

四、研读赏析  

(一)默读1-7段    

(二)探讨下列问题  

1.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朗读第2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