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奉献作文3篇

笔墨馆 人气:3.15W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奉献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奉献作文3篇

奉献作文 篇1

今天下午,是我们小记者的第一次采访活动,我很兴奋,也很激动,下午早早的来到了新城街道办事处敬老院,静静等候活动开始。

不一会,我们便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首先老师宣布了一下纪律,然后我们便走进了老年公寓,在一个小小的平台上,一些小记者便登台为老人表演节目:有的表演乐器,有的唱歌,还有的模仿小沈阳呢!我们小记者的节目,赢得了老人们那一张张笑脸,这让我们很是开心。

表演完了,我们便在义工叔叔的带领下进入老年公寓打扫卫生、采访。老年公寓设施齐全,安全整洁,老人们生活舒适,过得开心。

我们走进一间老爷爷的屋子,这位老爷爷已有85岁高龄了,还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八路军呢,很值得我们尊敬。那位老爷爷见了我们,笑眯眯的。我们帮老爷爷打扫房间后,便听起了老爷爷讲那时候的抗日故事,老爷爷讲的时候,热泪盈眶,此外,我们还亲眼目睹了爷爷腰上那一块被子弹击中的疤痕,至此,我深深体会到了日本侵略者的万恶。

我们采访了一个小时左右,活动便要结束,我却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太不够。这时,许多老人从卧室中走出,送我们远行,刚刚采访过的那位老爷爷也舍不得我们走。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做人,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奉献他人,哪怕你只付出了一点点,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与快乐。

奉献作文 篇2

1996年,22岁的李洪林从重庆河运学校毕业后,来到宜昌航道工程局,被分配到当时的航新轮,从一名加油开始干起。后来,他又先后在801轮、航化轮、航浚18工作过。20xx年,34岁的他被任命为航浚21的轮机长,是当时全局最年轻的轮机长之一。

20xx年,随着我局的战略发展,计划融资建造一艘4500m3∕h绞吸式挖泥船,该船是长江航道局系统内目前最大的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局领导对这条船的监造非常重视。在船舶监造工作组组建伊始,李洪林主动向人力资源部门请缨,要求加入船舶的监造工作,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任命他为监造小组副组长,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验收等工作,同时拟任该船轮机长。李洪林自己也深知该船对我局发展的重要意义,他饱含激情、怀揣梦想、顶着巨大的压力,在接到人事部门的调令后 ,于九月奔赴江苏海新船厂,投入到紧张的监造工作中。

当时的长狮10就像如今刚买的房子,仅仅完成了一个“空壳子”,要想搬进去住,还得进行“精装修”才行。李洪林就像装修自己的房子那样,精雕细磨,严肃认真,不敢有半点马虎。

装修房子首先是要按照设计图纸将电线、水管铺设好,同样的,“装修”船舶也是要先将船舶的各种管系按照图纸要求布置好。可是,这时李洪林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船舶设计院并没有完全提供各类管系的现场布置图,有的只有一张总布置图。而船厂的设计部门也没有完善这道工序,现场的施工队伍见没有现场布置图,就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布置,怎么方便就怎么布置,完全没有考虑设备以后的维修护养以及船员的操作是否方便。这就像房间里的装个电灯开关,没有装在床头,关灯还要下床一样。

面对这种情况,李洪林不干了!他一方面要求船舶制造厂家完善各类施工图纸,一方面到现场考察测量,纠正一些布局中的不合理现象。十月份的南通,还保留着夏天的尾巴,船舱里面的温度更是高达三十六七度,里面又没有电灯,舾装用的跳板、脚手架也都还没有拆除。但是李洪林没有退缩,每天拿着手电筒,在船舱里面记着、画着,一忙就是一整天。

李洪林告诉我们,长狮10一共有二十六个系统,十六个舱室,从起点到终点有八十米,光各种海水管系、淡水管系、燃油管系、滑油管系、压缩空气管系等等的草图就画了十八天,A4的纸用了近二十张。

房子装修的差不多了就要安装家具电器了,船舶“装修”也同样如此,为了做好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李洪林对船上所有设备的性能、参数都做了笔记。每次安装设备前都仔细阅读说明书、看设备安装工艺、查看安装布置图。长狮10的所有图纸叠起来有两米多高,每一份图纸都过了他的手。

李洪林告诉我们,所有设备安装中最重要、要求最严格的就是配套设备轴系的定位,安装偏差一定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不然就会引起大的震动,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他非常重视设备轴系的安装定位,每次安装完他都要对轴线检查三次。记得在进行绞刀轴系安装时,为了确保偏差控制在0.3㎜以内,他要求船厂不断改进安装工艺和操作流程,最后硬是花了半个月时间才达到要求,其实误差也就是一两根发丝的大小,但是在李洪林眼中,哪怕是再小的误差也不能接受。

设备安装完毕后,就要对所有的设备进行调试。长狮10的设备相比其他船多很多,不仅多,而且复杂。

每次设备调试,李洪林都会仔细观察仪表数据,向服务商请教许多问题:该注意什么?出现问题该怎么处理?监控点在哪里?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船体排泥管震动过大,就坚决要求船厂进行整改;主发电机组震动大,就坚决不认可。

设备调试基本合格了,必须拉出去那试试。20xx年2月,长狮10正式调遣至黄骅工地进行试验性施工,全面检验船舶的各项性能。

施工没几天他就发现,在挖泥过程中,绞刀转速不稳定,有时甚至停转,而绞刀电机的负荷并不大。他带领几个管轮讨论、分析,现场检查后得出结论:绞刀齿轮箱安全离合器扭力设定值偏小,遇到阻力过大时,绞刀轴离合器就会发生打滑现象。只要打开齿轮箱端盖,调整离合器垫片,增加设定扭力值问题就解决了。

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也有了,但是要真正去做,却不一定那么容易。绞刀齿轮箱端盖打开后,那里的空间非常小,仅仅只能容下一个人,而且里面由于磨擦片打滑烧蚀产生的味道异常难闻,人还没下去,就感觉受不了。没办法,李洪林带着轮机部八个人戴着供氧面罩,轮流进去。二月份的黄骅港,气温常在零度左右,天冷风大,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般,手一露出外面,就冻的伸展不开。但是李洪林没有退缩,带领一班人,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晚上六点,足足干了两天。

作为长狮10的轮机长,李洪林带领着四个管轮,管理着整个轮机部。他常对下属说,管理一个人,要带动一批人。他要求下属既要学技术,也要学管理,他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独挡一面。每次设备出现故障,他总是组织大家一起探讨分析故障的原因和如何处理。故障解决后,他又要求大家能够从中有所启发,受到教育,获得提高。

在长狮10,船上的年轻人很多,他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在下属面前,他从来都没有半点架子,很多人说他就不像个领导。他常说,自己也是和这些年轻人一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很了解年轻人的想法,既是朋友、同事,又像兄长。

今年2月,家住荆州公安的陈遵超,接到母亲住院的电话后,内心非常着急,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洪林,虽说当时船舶调试,事情特别多,他还是当即批准他回家。当时天快黑了,李洪林立即叫来交通船,还和项目部联系,派来车送他去车站。此后几天,不管有多忙,李洪林总要抽时间打电话询问他母亲的病情,并让他在家把母亲照顾好,船上的工作不用他操心。李洪林用真心深深打动了下属,在确认母亲病情无碍后,陈遵超一个星期就返回船上。

提起船员的家庭情况,李洪林如数家珍,谁家住在哪里,谁家里有困难,他都一清二楚。在船上,他就像一位家长一样,时刻关心着这些孩子们,可是一提起自己的家人,李洪林就立马低下了头。

20xx年10月,李洪林当木匠的父亲在锯木时,不小心让锯木掉进了自己的眼睛,导致真菌感染,眼球化脓,要在医院做切除手术。家人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当时李洪林在北方施工,工期很紧,船上人手不够,实在是走不开,他面对这个情景很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工地,这件事当时让家人很不能理解。但他明白一个朴实的道理:有了宜昌航道工程局这个大家,才有自己的小家。他说: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不后悔!

李洪林的儿子也是他的一块心病,儿子今年十三岁了,在天问中学读初二,学习成绩一般。父子两个人长期不在一起,缺少沟通。儿子从不会主动给他打电话,每次通电话也说不到一块,这时候李洪林总是很生气,总想发脾气,可是一想,即使想发脾气也没什么用,他又不在自己面前。每次回家,总是想弥补一下感情,带他去玩,去吃饭,可是每次刚开始有点感觉时,又不得不踏上上班的征程。每年在家的日子,加起来不足两个月。

李洪林说,在他心里有两个家,一个“大”家,一个“小”家。一个家在长狮10,一个家在宜昌,两个家我都爱,两个家我都放不下。有时候我只能牺牲小家,因为长狮10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

李洪林是一名普通的船员,没有豪言壮语,却说出了很多船员想说的话:把自已的事做好;李洪林是一名普通的父亲,在儿子的印象中,他很少回家,回家又住不了几天,就急匆匆的赶路,可他负责任,重感情,讲道理,谈起家庭,他总是满含热泪,他是一名最好的父亲;李洪林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从来不喊响亮的口号,可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从不埋怨指责别人,成绩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船员说:跟着李老轨干事,心里舒坦。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洪林选择了船员这个岗位,就选择了奉献,生命因奉献而变得美丽。在人生的路上,虽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他却赢得了同事的尊重与赞赏。

奉献作文 篇3

我曾经对丈夫说,“我不喜欢住在这个城市,这里的生态环境太恶劣,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但是这里良好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质量,却是有益于孩子成才的。”丈夫则说。

“那,倒也是。”我不得不承认。

成长和成才,哪一个更重要呢?中国人似乎更重视成才。而成长,似乎是不需要过分操心的。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食物,他们自然就会“成长”起来――为人父母们,往往把成长简化成了“长大”。他们不知道长大,只需要食物;而成长,还需要环境。前者是物质,后者是精神。

所以,才会有无数的孩子们,从出生伊始就无从选择地生活在钢筋水泥和工厂、汽车所制造的废气之中。他们不曾见过广袤无边的青青草原,不曾听过林间小溪的淙淙水流,不曾在野花丛中捕捉蝴蝶,不曾在水稻田间静听蛙鸣。他们不知道雨水从竹叶上滴落的清莹,不知道云雾在山谷中缭绕的迷离……

他们唱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却无从体会歌中“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那朴实而又有如诗画般的意境。他们根本没见过谷堆,城市的天空也难得有“白莲花般的云朵”。

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直到上学才随父母搬到城里。我的堂兄堂妹们很多,捉蛐蛐儿、偷甘蔗、在田里挖地洞、上树掏鸟窝……我和我的堂兄堂妹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变动、结婚、生子,特别是住到这个工厂密集的城市,我越来越难得快乐了。有时候我会高兴、会开心、会兴奋但不会快乐,它们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我踏遍三山五岳的宏愿,我隐居深山老林的幻想,在现实的生活里一一沉睡。除非必要,一般我不出门,我关紧门窗,试图把所有的噪音、废气、污烟拒之门外。我用这种方法保护自己,更保护我那一岁半的可爱女儿。

偶然一次去了市民广场,高分贝的蹦的厅和如织的行人让我无心留恋,可女儿却紧紧拖住我和她姑姑的手,死活不肯走,无奈,只得在广场中心的草坪上找了块地方坐了下来。

我们坐的地方离的厅比较远,人也不是太多,阵阵清风拂过,我的心渐渐静了下来。女儿偎在我怀里,好奇的眼睛四处看个不停。“米米(妈咪),看!”女儿忽然欢叫起来,并且用胖乎乎的小手指向天空。我顺手看去――天,那么多的风筝!它们上下翻飞着,彼此纠缠着,薄薄的塑料的材质映出闪闪的灯光,像无数发光的鸟,在夜空中自由地飞翔。那些放风筝的人,奔跑着、欢笑着,那情景多么熟悉。那不正是我们儿时在许多个春风里,曾经拥有过的奔跑和欢笑吗?

“宝贝,那是风筝。”我低下头,轻轻地告诉我的女儿。

“分斤。”女儿奶声奶气的学着。

我和她姑姑被逗笑了。这时,走过来一个大约三岁的小女孩,她走近我的女儿,伸出手摸摸女儿的脸,她说:“小妹妹,我们一块儿玩吧!”

女儿羞涩地看我,我鼓励她:“不怕,去和姐姐玩吧。”

小女孩主动牵起女儿的手,她们向另一群孩子跑去。孩子们嬉闹着,女儿很快也融入其中。她被几个大孩子争相抱起来,旋转着。我有些担心女儿会摔倒,但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去保护她。我被她咯咯笑着涨红的小脸所吸引,她现在很快乐。跟这快乐比起来,摔倒又算得了什么!

夜渐渐深了,人们陆续离去,我们也要回家了。我摸了摸毛绒绒的草地,再使劲吸一口新鲜的草香,竟有些恋恋不舍了。虽然只是有限的几块草坪,虽然人挤为患,但它给了我入夏以来最清凉的一夜,更给了我的女儿日日“关”在家中所得不到的快乐。最后看一眼天空,风筝们已经飞走,留下黑绒般温柔的夜空,我抱起女儿,指着天空中那些清凌的钻石对她说:“宝贝你看,星星。”

女儿抬头看着,星在她纯净的瞳仁里投射出灿灿的光芒,一朵天真而美丽的微笑在她的唇边盛开。我有些泪湿,要知道,这是我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看到星星――有多久了?我的夜晚总是在房子里度过。偶尔出来,也总是匆匆走过,而没想到抬头看一看,那些曾在儿时给过我无数美丽幻想的星星。

在青天、白云、红花、绿草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现在,我的孩子,我能拿什么奉献给你?难道只能是紧闭的门窗?或者,偶尔还能有那些侥幸的发光的风筝和发光的星。

我因此而感到,无比难过。

TAGS:奉献